首页 锦衣长歌

第895章 解缙尚在世?

字体:16+-

永乐帝回宫,自然要问询出京这两年,京中的状况。

文武百官大拍彩虹屁。说什么皇上、太子英明,治国有方,四海升平,京中太平云云。

就是无一人揭露纪纲的罪行。

正如姚广孝所言,自永乐帝杀方孝孺,就折断了大明读书人的脊梁。

留京的蹇义、黄淮、杨溥等人,皆存了一颗明哲保身的心。

特别是吏部天官蹇义,与纪纲虚与委蛇。纪纲推荐的官员,他一律照准。但却私下制册,将那些官员名字记录下来。后加“纪举”二字。

没有这两把为人处世的刷子,蹇义也不会成为大明的六朝重臣。这家伙在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都受到皇帝重用。

说句题外话,最终他也没逃过名臣名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魔咒,于七十三岁去世。

皇帝凯旋,告祭孝陵,大宴百官,赏赐有功将士,普天同庆是免不了的。

五天之后,永乐帝终于闲了下来。在御池旁边与自己的三位钓友——朱瞻基、姚广孝、常歌执杆闲聊。

永乐帝随口问道:“京城真如百官所说,这两年一切太平嘛?”

姚广孝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有纪纲在,自然太平。百官被其震慑,不敢徇私枉法。”

永乐帝又问:“五天前百官恭迎朕还京,纪纲怎么站到了武官班之首?”

常歌道:“或因武官皆敬仰纪指挥使。”

姚、常两只老狐狸一唱一和,纪纲的死期差不多快到了。

二人给纪纲上眼药,是因为他们担忧,永乐帝若一直纵容纪纲,纪纲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影响到天下的安定。纪纲要是真搞出什么陈桥兵变,又是一场兵祸。虽他们相信永乐帝有足够的能力镇压,但最终老百姓还是要跟着受苦。

钓鱼活动结束,姚广孝、常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