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不少学生正传阅着新一版的报纸。
“子文兄这文章怎么写的这么臭了。”
众人看着魏子文执笔的文章内容,忽然有人感叹了这么一句。
这报纸上的文章,没有修辞手法,也没有讲究格式内涵,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真的不怎么样。
“你不懂,这些故事是写给百姓看的,若是写的太深奥,百姓能否看得懂和听得懂?”
刘涛解释道。
“如果礼部的工作都是写这种粗俗故事,那我也可以去礼部上任了。”
一个叫秦奋的学生显得有些愤愤不平,既然礼部的工作不需要文章写的那么好,那凭什么只给魏子文官职呢,大家都可以胜任嘛。
“这个,我听我叔父说过,当官确实不需要太好的文采。其平时写的公文,也是以通俗易懂为主。”
另一个官宦子弟闵振说道。
“既然不需要那么好的文章,那为什么科举又要考我们的文采?”
秦奋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偶然之间都想过。但是没想通之后也就不再当回事,反正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去念书,自己也没必要,没能耐去质疑。
但是现在,吴长庆对经学轻视的态度,加上现在这个问题再被提出来,不少学生就开始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了。
文章,真的有必要写那么好吗?
“四书五经毕竟是传承了千年的瑰宝,学习这些书籍能够明事理,修身养性,自然是有必要的。”
还有比较迂腐的人,选择了支持四书五经。
“可是,治理国家光靠这些四书五经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科举却只考这些内容,真的合理吗?”
刘涛反驳道。
“你这话说的,君子读圣贤书,这是自古以来的事,岂容你随便质疑。”
眼看两人就要争执起来,其他人连忙劝说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