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正问起陈循的看法来,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官员以及和陈循在一条船上的人,都目光热切的看向陈循。
陈循是浙江人,那可是根正苗红的江南人,而他又极负盛名,既是朝堂群臣之首,又是士族儒林的大牛,一呼百应,举足轻重。
至于陈家,那更是江浙一带的大家族,百年世家,即便是在整个江南一带,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以陈家为首的家族相互勾结,底下交织着一张巨大的利益网,所蕴含的能量几乎能涵盖整个朝堂的半边天。
陈循面上是一贯的清风道骨,眼神中看不出什么真实的感情。
上前一步行了个礼,这才不急不缓道:“回陛下,海禁之策,实为祖制,既是保障百姓安全,也是维护我朝利益,可谓是国本之策,不可轻易动摇。”
听到这里,江南各地的官员稍稍松了口气。
但陈循没有停下,继续道:“但,彭公和付付大人所言亦有道理,时移势迁,祖制是针对当时的国情而制定,但如今我朝军力充足,即便是倭寇再犯,也不足为虑,朝廷政策是可以视情况而做出改变,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海洋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百姓所需,又能借海上之路谋取财富,此乃利国利民、壮大国情之事,照理应支持。”
照理……
朱正敏锐地抓住了这两个字。
果不其然,陈循话锋一转:“但毕竟海禁关系到我朝的长治久安,又是祖宗之法,动摇国本之事,臣以为,朝廷虽有打算,却也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不细作打算,循序渐进,则可能引发民心猜忌,国家动**啊。”
说着,他郑重道:“所以臣以为,海禁可开,但不能急于一时,要徐徐而图之,可以先试试开近海捕鱼,有秩序的组织渔民下海,同时可以先试点,就像当初番薯推广试验点一样,在福建或者江浙一带率先开海禁试试,届时,若是开海顺利,利国利民,再全国沿海都开海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