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在大魏朝终于推行了,其所造成的后续连锁反应,自然也就接踵而至了。
首先便是天下士族门阀和普通百姓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了,由于朝廷早就知道了这些,也知道这是在科举制推行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因此当朝堂上还在议论科举制是否要推行的时候,江陵王.曹植以及吏部尚书.邓艾等人就已经看到了下一步,而且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措施了。因此,在各州府中,事态一旦有了要变大的苗头的时候,便会有一支特殊的由寒门出身和士族门阀出身的朝中大臣,作为特殊使者,亲自前往该处灭火。
而且像这样的小队,不禁只有一个。当然更多的是需要当地的父母官来管控的,在科举制推行达成一致之后,司马懿、陈群、崔琰、王凌这些个氏族出身的公卿大臣们,所写的书信便也就随之传至四方了。
这些个小波澜,并没能阻止科举的推行。
于是,在朝廷的一纸诏书抵达各州郡之后,各地官府便也就随之行动了起来。游走在各地的官府快马随处可见,大多都是奉命传诏于各乡里的。
士族门阀们相对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他们早先一步便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消息。普通百姓们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欢喜雀跃,随后又奔走相告的。
就这样,黄初一十六年的秋季如约而至,这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这一年的秋季不仅仅只有粮食的丰收,最重要的是自三皇五帝以来的第一次恩科,就要在这个秋天召开了。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各地州府只待读书的士子们进场了。
只不过,毕竟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见识过科举,所以即便是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可真到了临场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有一些手忙脚乱的现象,不过总体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