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发自肺腑的谈话,使得高拱踏向翰林院的脚步坚定了很多,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他不再望向身后的乌泱泱“大军”。
没有严嵩的严党,就形同没有梁子的宫殿,经不住风吹草动,一碰便塌。
……
翰林院。
虽然翰林院并非起源于明朝,其制度却在明朝得到了完善。凡是希望入仕并有所作为的读书人,翰林院便是他们的入门挑战,也是完成鲤鱼跳龙门的关键。
在翰林院工作的翰林或者庶吉士品级不高(或者没有品级),但因为直接受皇帝管理,属于直接对皇上负责,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平日虽然都是干些抄抄写写的活,但基本都接触着国家最核心的事情。
而且庶吉士都有朝中老臣负责领路教学,即便是在最后的考试中通不过,也能到地方混个不错的官职。
其次,能够进入翰林院都是帝国最选拔出来的最优秀人才,因为按照明朝的规定,科举中一甲和二甲中表现比较好突出的同志才能够被选为庶吉士,能够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本身就是个人能力一个肯定。而当时有个惯例,不是庶吉士不能进入内阁,所以像徐阶、张居正等牛人,都是庶吉士出身。最后,除了皇帝之外,朝中大臣、封藩王爷等人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都一直盯着翰林院,基本是不管你出身如何,都是被争相拉拢的对象。最关键的是庶吉士经过三年的培训毕业后,有很大几率被选中为皇帝或者太子授课,这时候不管你品级如何,都会高人一等,之后的道路也会变得的更加宽广。
当然,事情并非绝对。
翰林院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刚进入朝廷便被送进翰林院的,这种人将来基本都能飞黄腾达。但另一种人,是从地方或者其他部衙调过来的翰林,他们一旦进了翰林院,这一生基本就要老死在这里了,这些都是不受待见又没有后台,甚至得罪朝中权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