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似乎没有任何的担心和顾虑,骑着马,在一众百姓头目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进蓟城。
别的不说,单单是李余的这份胆识,便让李谆等人无不心生敬佩之意。
在百姓头目们的号召下,占据蓟城的百姓们纷纷散去。
以李余为首的京师军,顺理成章的进驻蓟城。
李余也的确有说到做到,对这些参与占领蓟城的百姓们,没有进行任何的追责,而且还把他们定义为义军。
翌日,李余在蓟城为李烈举办了一场规格颇高的葬礼。
李烈的遗体,就被安葬在蓟城的郊外。
李余之所以用高规格安葬李烈,一是还念及一些手足之情,最主要的一点,他是做给蓟城乃至燕州的百姓们看的。
他对李烈尚且能如此厚待,对那些曾经效忠过李烈的人,自然也不会太过刻薄无情。
李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李烈的残存势力表明,你们不必想着用造反来保命,只要你们都能安安稳稳的改旗易帜,效忠朝廷,每个人都可以活命。
他的做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人心惶惶的蓟城百姓们。
以李余为首的京师军,在进驻蓟城的当日,蓟城的大街小巷可谓是一片萧条。
全城家家户户,几乎都是闭门不出。
整座城邑,街道上只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巡逻军兵。
即便有不得不出门办事的百姓,也都是步履匆匆,活像被鬼追似的。
而到了第二天,蓟城的街头上,百姓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
等到了下午,许多商铺已开门营业。
到了第三天,李余令人张贴出告示,表示李烈的叛乱已经平定,上苍有好生之德,他作为天子,也体恤燕州之百姓,对于人们以前的过往,他一律既往不咎。
这份安民告示张贴出来,蓟城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百姓们都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似的,纷纷走上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