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眼前看似忠心十足,举止也异常恭谨的杨士奇:“嘴硬。”
“嘴真硬。”
“你是茅房的砖头又臭又硬!”
说到这里,朱棣又开始使出了自己发火的那一招,说道:“好哇,嘴真硬呐!”
“除了老大,你死也给我想出一个来!”
瞧着皇上朱棣的模样,杨士奇站在原地实在想不通这皇上到底要他说什么。
难道,说汉王,赵王,亦或者......皇长孙?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朝廷以法令之天下,而皇室自然也是以皇明祖训为依据来确定下一任的继承人。
即便皇上朱棣有意使皇长孙为接下来的继承人。
可这事儿没有这么办的。
最起码你也得安排好一切,使这个提名,名正言顺。
如今你冷不丁的将他招来,问他这个大臣立谁为接下来的后世之君,他能说什么?
自然是只能说太子了。
可再想想,又觉得不对。
皇上此举应该不是要他说出皇长孙,更不是要他说出皇长孙,以此为由立长孙为储君。
毕竟这位皇上就算再疯癫,也不至于做出这样的糊涂事。
这不是颠倒乾坤,将皇室将朝廷自己定的规矩之说给反复打脸践踏吗?
只是想来想去,杨士奇还是觉得皇上想要他说的,应该正是那太子、汉王与赵王三人之中的一人。
只不过从自己刚刚说的太子来看,皇上想要的答案,似乎并不是太子......
那么,也就是另外那两位了。
难不成,皇上真的疑心太子,所以要立汉王和赵王为储君?
毕竟自古以来,废弃太子而立新储君的朝代比比皆是,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了。
想着这些,杨士奇的眉头便不由的皱了起来。
而就当杨士奇返回到内阁的门口,准备与周围的那些官员们一同入尚书房与皇上议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