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奉天殿内,如同往常一样的盛大典礼一样,朱元璋面南背北,坐于主位,朱标在侧坐相陪,群臣大礼参拜。
全国三品以上的官员,在殿内文东武西,站立两侧。三品以外的官员,奉天殿是盛不下的,就得排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了。
要不,为什么平时处理朝政,大明皇帝是坐在奉天门上,而不是奉天殿里面呢?
刨除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理由之后,最实际的原因,就是奉天殿太小,装不了那么多人。皇帝和这么多人商议事情,必须得到外面的广场上。
当然了,举行大典这种礼仪性的事情,就不用商量了。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了。
在大殿中举行,更显庄严肃穆。
更是当然,今天的禅位大典,和以前的其他大典全然不同。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朱元璋朗声道:“咱登基以来,已经二十八年了。以年齿论,也六十三了。世人都叫咱万岁,但是,咱明白,人生七十古来稀。历代帝王,能活过七十岁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咱又如何能例外?如今,太子正当盛年,无论文治武功,都青出于蓝,在咱之上。咱应禅位于太子,颐养天年,安享富贵。来人啊!”
“在!”
“宣咱的禅位诏书。”
“遵旨!”
禅位诏书,这么重要的事,可不能由普通宣表官来宣读的。
当即,中山郡王徐达,安庆郡王常遇春,充当了展表官,一左一右将朱元璋的禅位诏书展开。
宣国公李善长充当了宣表官,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本淮右布衣,生逢乱世,华夏沉沦,腥膻遍地,百姓处于水火之间。朕虽不才,蒙上苍庇佑,降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贤臣相助,提三尺剑,扫平陈友谅、张士诚……北伐中原,随有天下,为大明开国皇帝,年号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