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第408章 肝胆相照

字体:16+-

许昌,不同于原先洛阳那样延续了几百年的政治中心地位,作为一个新建的都城,本地虽然名士如云,豪门也有几家,但是缺乏洛阳的那样底蕴;尤其是刘辩大批的合作伙伴活跃在许昌,许昌更像是一个商业乐土,还有阴谋家们遍地的所在……

朝廷的官僚们,把来到许昌接替孔融出任将作大匠的郑泰当成宝贝一样看重,还以为能够从郑泰的身上获得足够多的利益和合作,但这些人注定要失望,问题是郑泰在朝廷内部已经不像过去,说话都不见得好使,更无法左右刘辩和尚书台。

至于司徒崔烈,反而被很多人当成了肥羊;崔家虽然是名门士族,但是生意上的短板几乎与司徒那个官职一样明显,不管是崔烈还是作为司州刺史的崔均,其实对金钱的追求远不及曹操、公孙瓒等人。同样是一方诸侯,崔均手下的私兵竟然只有两千人,而曹操多达三万,公孙瓒更是达到了五万的数字。

大汉的官员都认为,崔烈父子只是对当官有兴趣,并没有想到钱财和私兵可以让家族的声誉上升到一个不可思量的空间;尤其是崔烈,还准备给朝廷在许昌、洛阳的学校、医院捐钱,这样的人不是羊牯,还能是什么?

当然这也是不同家族关键上的差别,有的人讲究福泽乡邻,把家族所在弄得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崔烈却是志在天下,要为朝廷做出点名堂来,为了理想不择手段,要不然灵帝时期崔烈也不会花钱买官,弄得连儿子崔均都看不下去。

崔烈现在地位高,但是在豪门的圈子里因为当年的事不被重视,前几年名义上与张温、杨奇并列三公,可说话的分量完全不一样。不过崔烈活到了这个岁数,压根不会因为这些虚名而怎样,有的时候甚至乐得被别人忘记。

张温死后,崔烈身价倍涨,成为了各地豪门的座上宾,捎带着享受一部分原来无法获得的待遇。加上刘辩记得这位历史上是为了大汉而战死的,对于崔烈的信任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崔烈忽然成了潜力股,比刘辩在邺城看场子的老师司空杨奇更加博人眼球。其实崔烈的心思已经不在邺城,而在许昌,所以当时找了个借口,跑去江陵见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