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王宫发生政/变,散归的文武百官,右姓贵族,不服者串联意图拨乱反正。
但是,天门军的上镇将军,都是国王亲信,不愿拨乱反正。
右姓贵族主要渗透天门军中下层。
右姓贵族对于拨乱反正存在分歧。
乌氏换成懿太后指定的家主,内部洗牌的明争暗斗。
其他的贵族,有两个态度中庸,不愿参与国王废立。
三个右姓贵族有心无力,占比指使不了天门军,哗变裹挟上镇将军。
上京龙泉府,还有镇守城池的左右神策军,编制六千,同样处于内部分歧。
扶余府,抵御契丹的前线,驻扎十万渤海将士,右姓贵族把持军中兵权。
只是对于上京龙泉府的政/变,鞭长莫及。
至于宗亲们,得到大元萼游说的美好前景,大多数中庸大玄菟继承国王。
事实上,宗亲群体最容易摆平,他们期望应得的待遇。
罗霄快马信使辽东半岛,请求支援两千兵力。
......
曾浩得到信使告知,难以置信渤海国,抉择大玄菟继承国王。
曾浩权衡利弊,果断代替韦扶风做主,认下继承渤海国王。
曾浩请来王妃阿依奴商榷,阿依奴答应去往渤海国,率领两千骑兵启程。
辽东半岛都里镇,很多来自淄州之战的俘虏,加上来自魏博牙军的幸存女眷。
都里镇人气旺盛,开荒建造,海商带动陆地行商,向着一方繁荣发展。
阿依奴率领骑兵抵达龙泉府,入驻王宫上林苑。
龙泉府不安分的贵族官吏,一部分墙头草的偃旗息鼓,变向中庸。
......
四月,江宁的韦扶风,接到曾浩的禀告。
韦扶风看了极度意外,他这个牵强扯上亲戚的宗王,居然继承渤海国王。
韦扶风想过利用渤海国,遏制契丹的发展壮大。
韦扶风没有好大喜功,理智的权衡利弊,渤海国对于他而言,太过的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