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荆翻看着数据,以及漏斗一样的模型,微微挑眉说:“这个形状,土壤能承受得住水压吗?感觉稍有不慎就会压垮周围的空间。”
“这一点上,我也确实有考虑。因此我的建议是,使用烧制的陶器,然后在里头填石、沙、碳、土,一层层套起来,最后插在斗的四周,将水引到更底下。这样一来,水会不断的深入地下,或者干脆滴落井边,这样就能保证压力。”
巫魁伸手拿来模型。
然后将墨水倒入斗中,大概三分钟后,斗四周插着的竹管开始滴水。
无色无味。
而之前倒进去的水,却是墨水。
“神奇,居然真的过滤了。”刘荆讶异。
“这套其实很早就有。早些年在僰道的时候,因为山间的水喝了容易得疟疾,陛下就命人造了类似的斗,填石子,沙土,然后木炭,连续弄了好几层,然后才喝滴落下来的水。至此,只要不是被蚊子咬了的,基本上没有疟疾爆发。”
巫魁讲着刘季的事迹,刘荆听得不住点头。
“那涵设多深。”
“最好是贴近土层,或者石层。我的想法就是,在山边开坎……”
巫魁介绍着后续的建设办法。
在他看来,靠近河流的地方,是没有必要弄这么多的涵的。反而是山边或者山上的居住地,那要是遇到了旱情,那真是完蛋。
就比如巴蜀、伏牛山一带,这些地方的山谷或者山坡才需要开坎儿井的。
当然这些地方不是新疆那边的坎儿井用来承接雪山融水,而是用来承接雨水,并且进行过滤,让水变得相对干净,能让山也可以住人。
“比如,一些茶园,完全可以在山泉之间,挖个涵沛滤池,再续十几口井,或者挖掘梯田,在中间设流动的渠,阶梯式的从上往下流,这能极大的补充泉、溪不足以支撑整座山林滋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