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杨家的平静,荆蛮楚地学子文士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咏石》诗上,这一首诗的出世,原本准备刁难杨继业的出题,然后杨继业快速吟出,这样的细节也快速地渲染,传开。
杨继业年纪虽小,但以往显得书呆,经过刘浪多次戏弄,给人的印象却是很不好。而三月三踏青,从树上摔下、受伤,学子们对杨继业的非议到了顶端。
原本以为可将杨继业这个年龄最小的秀才,踩到脚下,**一番,谁知这一首《咏石》完全将杨继业的名声推高到极致。学霸中的巅峰。
文无第一,诗更是如此。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品评、喜好,给出的评价自然也是褒贬不一,没有绝对的标准。可当一首诗真正好到某种程度,会让所有企图贬斥的人,都闭上嘴巴。
《咏石》一诗,真正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使得荆蛮楚地的文士、学子们,对杨继业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而诗传到府里、传到更远之地,他们这些人也会产生与有荣焉之感。
儒家发展到文朝,已经将儒学核心凝聚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立德是学子、甚至是儒学者群体最高的志向。
这一《咏石》诗,已经将儒家的核心完全诠释到位,让人不得不诚服。
巫龙返回巫家寨,杨继业以为之前那老者和女孩会出现,并将杨猛带离。可过了两天,县城又恢复到平时状态,却没见老者出现。
到第三天,杨继业被允许出家门,他便带着杨猛到山里去锻炼体能、练拳。晨练之后,不急着回家。杨继业说,“杨猛,我们往山里走走。”
“少爷。这山深,往前走还陡峭,危险。”杨猛不想少爷涉险。
“杨猛,巫家会有一些人过来,总不能让他们住家里吧,我妈肯定会问清楚,你让我怎么说?”杨继业明白,巫家寨将送过来的十五人,他打算让这些人在山里训练,往特种兵模式进行探索,今后,组建一支可用的精锐战力,就以这些人为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