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大明首次举办国考,便取得这般的成绩,对之后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啊。”
徐光启难掩激动,快步向前行进的同时,对孙承宗说道:“特别是定岗的那一批,对湖广、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都能尽快搭建起新衙署班底。
真是没有想到啊,昔日在辽东、北直隶等地,那批吏员出身的人才,多年来的磨练,竟叫他们有这样的成长。”
“是啊。”
孙承宗感慨道:“这也是老夫所没有想到的,当初武王在天津时,就从生员中遴选年轻一辈。
叫他们到基层中磨练,叫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其实对于我们大明而言,遴选治理地方的人才,并非一定要从科举高中的群体选材,毕竟靠死读书,是没用的。
武王那个时候,就看出科举的弊病所在,但却并没有多说其他。
现在特设首开的国考,叫先前那批为国朝发展,贡献出极大力量的吏员队伍,都得到相应的擢升。
散布在北疆各地治下,十余万众的吏员队伍,将奔赴不同的岗位,同时也推动大明地方官府,包括各领域的衙署,都朝着新的方向进展啊。”
在过往的时间里,大明文官群体,之所以能表现的那般强劲,就是这些官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里面走出来的读书人,凭借着大明奉行的科举,牢牢掌控着晋升渠道。
对待那些出身寒门,甚至出身低微的群体,想要凭借科举鱼跃龙门,实现逆天改命的梦想,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赵志伟另辟蹊径,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谋局,在大明北疆各地,逐步发展起来之际,一个全新的队伍班底,也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本身国朝对武王南征之事,就存在着诸多的争议,现在一场国考,恐会加剧这种争议啊。”
看着眼前的乾清宫,徐光启想到了什么,皱眉说道:“元辅,您说近期国朝这边,不会再生什么波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