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749章 汇通全国

字体:16+-

转眼间已经进入七月,宋军已经围城三个月,在大都城外建成以壕沟和寨垒为主体,纵深十余里的环城防御体系,将城池变成了一座陆上孤岛。而其间蒙元虽然也曾通过派兵缒城袭扰,遣军出战等手段试图打破封锁,但皆被宋军击退,再难与外界取得联系。

为了应对酷暑,赵昺采用轮戍法,让各部半数驻守,半数到城郊近水的清凉之地休整,每半月轮换一次。同时令各营地要建立起有效的排水措施,以防止暴雨冲毁营地;又命医药院派发消暑和防蚊药物,预防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与此同时,后方征募的新兵也开始陆续抵达,保证参战诸部齐装满员。当然这些新兵也是在后方经过数月的训练才下派到部队,而非刚刚换上军装的普通百姓,他们只需短时间的适应就能够投入战斗。

而赵昺也知道如此会增加军费支出的,因为军事训练是需要大量成本的,除了训练带来的粮食和武器损耗外,时间的消耗对于平民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士兵的职业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的非常时期,也是时代进步的选择。

要知道在远古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技术较为落后,也没有所谓的“精耕细作”说法,而到了宋代,耕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农时的要求也更加严苛。这也是王安石的保甲法在北宋难以广泛推广的原因之一。

征兵制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此,由于无法维持足够的训练时间,即使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所能征集到的,只能算是拿着武器的农民,面对更加职业化的部队,往往会面临严重的伤亡,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靖康之变前夕,面对金人南下的威胁,徽宗下诏令各地“勤王”,希望依靠勤王军来弥补京师兵力的严重不足。然而,勤王诏令的结果出人意料。“倍道并行,星夜赶来”的勤王军,却因为补给、士气、决策的种种混乱而陷入崩溃,庞大的“军队”数量并未能转化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