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因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元康八年,雍、凉二州大灾,谷物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两地饥民为求活命不得不外出乞食,其中一大部分灾民进入了蜀地。
因灾民众多,朝廷下旨命梓潼郡划地安置。
先是在梓潼县的西北地区设置乌连县安置流民,后又割梓潼县的西北之地,设置万安县供流民乞活。
如此之下,梓潼郡也便领有梓潼、涪城、武连、万安、汉德、晋寿、剑阁、白水等八县,成为梁州治下所辖最多的郡府。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家如何崛起与消亡,唯有天下的百姓是在用他们卑贱的生命,来接受着朝代的更替,承受了苦中之苦。
逃离家园,四处乞活的人被称之为流民。这些人或贫或富,或孤苦伶仃,或举族苟活。
无论是怎样的人与家族,在战祸与天灾的面前都微小的如同蝼蚁,远离是他们唯一能做的,活下来也是他们最大的渴望。
流民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衣不遮体,朝不保夕,甚至还要忍受着伤病的折磨,他们选择聚在了一起。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力量抗争,才有力量抢来活命的谷物,才有活下来的希望。
李特,原本是流民中的一员。
他与李庠、李骧、李流等一众族中兄弟,随着数万流民进入了蜀地益州。
李特是军伍出身,善骑射搏杀。
他的性情沉稳豁达,处事机敏果断,流民队伍中凡有事,大家都愿与他商议。
在流亡途中,他曾多次领人击退掠食者,且对行进队伍中的老弱病患加以照顾。
故此,李特深得人心,被大家推举为主事之人,又称流民帅。
经过几番征杀与收编,李特带着部下终于在蜀地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