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平泽的水面上,自然不会有皇甫松所见到的多情采莲女,但泛舟游行的人却是不少。
舟坊建在平泽岸边的两个大池旁,大池与平泽水一岸相隔。
工匠们要在大池中将建造的舟船施工完成,随后再引水入池,由船工把舟船牵驶入平泽。
这种形式的舟坊始于宋代,后世称之为船坞。
至于当下的荥阳舟坊为何会如此建?那就与李峻的提议不无关系了。
整个舟坊的规模很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平泽东岸。之所以会建成如此大的规模,与李峻在建设之初的构想有关。
虽然当下是车马陆行的时代,但漕运也是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朝廷的税粮或军粮就多采用漕运来往返运送。
有漕运就要有船,不仅是朝廷需要大量的船只,就连各大门阀与大商贾也都要用船只来贩运各自的商物。
正因如此,李峻要把荥阳舟坊建成中原最大的舟船建造基地,这里所建造的船只不仅出售赚钱,还以租赁的形式获取巨额利润。
需要建造的舟船多了,同样也就需要大量的劳力。故此,郡府征调了人数众多的工匠与民夫到舟坊做工。
舟坊附近有规划地盖了大片的简易屋舍,郡府以收取少许工钱的形式,将这些屋舍提供给舟坊中的穷苦人,让他们凭借劳动获得了安身之所。
短短的时间内,原本空旷荒芜的平泽东岸热闹了起来,有了几分荥阳城外郭城的模样。
荥阳郡府的做法有些像后世的福利分房,这也是李峻想要做且唯一能做的事情。他需要钱财来维持军需,但不需要聚拢万贯家财。
更何况,这些散出去钱财远不及赚到的十分之一,就已经获得了荥阳郡百姓的民心。
另外,李峻到荥阳任职以来,并未与当地的世家大族争利,基本保证了那些家族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