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大明各地春耕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种下希望,秋天才能收获满足。
京畿之地自然也是一片繁忙,在京的文武也习惯现在的运作模式,没有早朝,到自己所属的部门上班就是了。
文臣这边自然没话说,该干啥干啥,各部门人手补齐后,钱粮凑手,庞大的帝国机器铆足了劲,全力启动。
中枢动起来了,下面的州府就像被狠抽了一鞭子,也都由缓至快的动了起来。
自从张太岳下台之后,帝国向上的趋势戛然而止,万历怠政,导致帝国的运转不但停滞而且迅速下滑。
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没差别,那还为啥拼命干活?为了世界和平?
现在不同了,原本连京城部门都小猫两三只的六部,现在人手充裕,许多张太岳定的不错制度,运行过的成法,又开始重新捡起来。
譬如“考绩法!”人类历史上最早有章可循KPI,后世人都是拾人牙慧而已。
六部中的五部,加上首辅亲自领导的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州县都开始热火朝天的忙了起来。
唯有六部中的兵部,一群被从各地抽调回来的武将,拿着纸笔,皱着眉头,整天听邢玠讲兵法。
嗯!《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
这里的将军各地都有,譬如东李的李如梅、李如樟;
(李如松卸甲归田,二少爷李如柏本来就不乐意上班)
譬如“西麻”麻贵(卸甲归田)的三个儿子麻承志、麻承恩、麻承诏;
“勇不过马”马芳马太师家的三个儿子马栋、马椿、马林;
宣大四将,解生、摆赛、杨登山、颇贵。延绥的杜松(停职待勘,俸禄照发,他也是被殃及的池鱼),西南的刘挺,杨元(特意安排回来);
南军的茅国器、陈寅、戚金等。(老将吴惟忠、骆尚志都卸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