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领兵在外,李奇给了他足够的指挥部队的权力。
但是有的事情,诸葛亮仍然不能擅自作主,比如要不要帮刘备一把,使其攻下襄阳。
一来襄阳是荆州重镇,李奇也馋很久了;二来刘备也有枭雄之姿,如果帮他把势力范围扩大了,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襄阳乃北上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李奇想要进军中原,就不可不取襄阳。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诸葛亮都认为,自己攻下襄阳比刘备攻下襄阳要好得多。可是李奇与刘备貌似一向交好,说不定李奇有意帮助刘备拿下襄阳呢?
诸葛亮将刘备的书信及自己的想法形成书面文字,令人捎回成都,让李奇定夺。
只是信使往返旷持日久,就算李奇有什么决定,等诸葛亮得到回复的时候,恐怕局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当信使前脚刚刚离开秭归,诸葛亮就将阵线前移至临沮。
临沮位于秭归东部,再往东北方向便是宜城,往东南方向便是当阳。
诸葛亮将部队移至临沮有两层考虑:一是当他接到李奇书信的时候,可以直接办事,省去了大部队行军的时间;二是给刘备一个错觉,让刘备觉得自己率军东进,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使其对襄阳下手。
如果刘备对襄阳下手,无论他与曹仁谁胜谁败,诸葛亮都可以渔翁得利。
虽然诸葛亮仍然没有对任何一方发起进攻,可是他率军东移的信号却给了曹操很多种不同的解读。
曹操认为诸葛亮此举,既有可能是配合刘备攻打襄阳,也有可能是知道自己这边久攻江陵不下,于是打算在中途拦截自己,抑或两个原因都有。
不过,无论刘备和诸葛亮如何打算,曹操决定还是要先想办法守住襄阳。
曹操传令曹仁坚守襄阳不得擅自离城,自己将马上回师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