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老脸一红,道:“吾有一友,亦是吾远方表亲,其家族为同劳大族,恰昨日来安夷,见安夷流民之问题,故说道此事!
若行此事,吾愿推荐吾友,其人口才在吾之上,自幼善辩。
且其人仰慕县君已久,县君若有时间,可愿见上一见!”
厅舍内的诸人,顿时恍然大悟。
难怪平日喜欢深思熟虑、为人显得有些沉默的文童,今日一反常态,早早把心里计策说了出来,原来是受人所托。
刘釜也没想到,到了现在,有人仰慕自己,为了想见到他,竟托人献计,难道他的魅力已经这么大了吗?
内心这臭美的心思一闪而逝,刘釜很快把问题放在了当下。
文童之友,提出这般构想,方才又给一些先决条件,尤其之本身是南中大族的一员,说了此话,看来是有信心成事的。
见总归是要见得,若此人有能力,待事成后,让之在本地为吏,或是向州郡举荐,也未尝不可。
当然,按照这人南中大族子弟的身份,在郡府或是各地县寺求一官职,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今来安夷难道是真的只为见他刘釜?
就如同高沛这般,愿意放弃在郡府为吏的机会,来到安夷这片穷山恶水之地。
可能这便是名带来的好处吧!
带着好奇的心理,刘釜颔首道:“文君之友若有时间,不妨请之于今夜面谈一番。安夷事重,一日都不能托了!”
文童面色一松,忙回道:“吾友现在就居住在县郭之内,随时可以拜见县君。”
文童提了一计,也只是对安夷的粮食危机有了一个解决方法。
随后,郑度所言的一计,却是从另一个方面入手,来杜绝因粮食等问题,而可能带来的流民之乱。
“县君忧虑粮食不足,是担心来到安夷的流民吃不饱肚子,进而生乱。其实在粮食问题之上,只要能坚持到交州之粮供上,以及今岁秋粮收获,问题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