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登仕郎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陪审团

字体:16+-

在《百官志》中,魏羽看到这样一段话:

“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姓亲及门客;

太师至保和殿大学士,荫至异姓亲,无门客;

中大夫至中散大夫,荫至小功以下亲,无异姓亲。

武臣亦以是为差……以斯以观,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

魏羽心道:“大宋恩荫这玩意儿,啧啧,厉害。”

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恩荫制度之下,官员子弟读书做官比一般寒门子弟要顺利不下百倍。

打心眼里,被前世教育公平思想影响的魏羽是很不喜欢这样子的制度。

他在前世就是贫困学生,连个寒门都算不上。

寒门好歹得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魏羽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可没有那个气节。

黄碟都卖,何况折腰。

只要不是弯,其余皆可谈!

但话说回来,魏羽也深知,这大宋一朝的恩荫制度,由来已久,而且往后还要延续很多年。

所有的制度都是在当时的各种势力斗争妥协的结果。

他可没有自信到什么虎躯一震,文武大臣都听我一人号令的程度。

宛如王莽一样,想要自己建立一整套新东西。

那不是死得快是什么?

在当下的大宋,恩荫虽然看起来不公平,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有其可取之处。

尤其是在赏功的时候。

军中的汉子冲锋陷阵,不外乎想着是为自己或者为儿孙某一个前程。

那么赏功之时,自己的前程或者儿孙的前程就是最为看重的事情。

如果朝廷觉得有的将领再加赏赐反倒不美,那么将原本将领应该得到的赏赐或者爵位官职通过恩荫转到儿孙身上,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想到此处,魏羽已经有了计较。

但是这样操作,自己一人说了算,合不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