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宋皇后眼前一亮,却听得赵匡胤又说道:“皇后,你说,这中书门下,朕要是撤换了卢多逊,谁来做这个参知政事?”
大宋开国后,延续唐代制度。隋唐时期,隋文帝为了加强皇权,将魏晋时期三省制度进一步强化。唐朝贞观皇帝上台,继续明确分工,使得三省互相制衡。这也是华夏中枢官制成熟的重要表现。
三省,乃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工不同。中书省负责承接皇帝旨意,草拟圣旨诏书,草拟完成后,中书将旨意下到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对中书省旨意有封还驳回之权,如果遇到中书皇命,门下省以为不妥当的,可以拒绝奉诏,将旨意还回中书省再议,而一旦门下通过,这旨意便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面管辖有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分工合作,执行诏令。
大宋开国后,赵匡胤鉴于前代杨国忠李林甫等宰相祸国殃民,于是架空三省,设置二府三司,三省长官只是虚职,作为荣誉,一般不轻易授予大臣,同时如果只有虚职也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
这样一来,中枢政治自然是十分稳便,
但是为了进一步削弱相权,赵匡胤借鉴前朝,设置副相,也就是参知政事,以制衡宰相。
而今,实权宰相,二府三司的第一人,便是赵普。第二人便是担任参知政事的卢多逊。
赵普当然值得信任,在赵匡胤还是后周殿前都点检,尚未起兵的时候,赵普已经是义社兄弟之中的一员,对赵匡胤可谓是忠心耿耿。但是大宋的制度,并非为一人而设,赵普自然是值得信任,那赵普的继任者呢?再后面的继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