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教书匠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北地治理方略(三)

字体:16+-

汴京大学观澜亭中,一壶上好的君山银针雾气袅袅。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微发酵,这种茶别说是在大宋了,就算在后世,产量同样很少。

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产区较少,后世少,大宋就更少了。

另外,就是与闷黄的工艺有关。

闷黄这道工序是将杀青过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用湿布盖上时间的把控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闷黄工艺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闷黄太过,就成了黑茶,闷黄不够,就与绿茶相似,失去了专属黄茶的特点。

可偏偏这种产量很低的黄茶,居然是钟粟的最爱。

不过这些事情却难不倒知己遍天下的老苏,他是吃货没错,但也喜欢喝茶,今年偏偏搞来了两斤黄茶君山银针。

这几天他看到了北地治理方略后,知道是出自钟粟的思考,一高兴便邀请钟粟来喝茶,顺带得瑟一番。

“老苏,挺会享受啊,都能搞到这君山银针,钟某佩服佩服。”

钟粟显然有些吃惊,这东西他在大宋来就没想过,他知道太难了,如果透露了自己的这个喜好,自己的徒子徒孙必定会想方设法去找,那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可他偏偏和苏东坡聊天的时候说起过一次,苏东坡是个吃货,对茶叶也颇为感兴趣,居然动用了一些搞来了两斤。

没错,不是二两,而是两斤,听起来不多,但这可是非常稀有的黄茶。

后世各种黑茶之类牛吹得满天飞,实际上真正上好的黑茶也没有那么多,当然比起黄茶还是多不少的。

老苏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他不说钟粟也不问,享受就是了,临走时再勒索一些就行了。

“你小子果然懂行,居然知道这是君山银针,老夫不服不行啊。”

后世就算喜欢喝茶的人,也未必一定知道黄茶,苏东坡现在觉得奇怪,其实一点儿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