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也是嵩山最美的时候之一。
钟粟和小芳子、燕儿,还有小雷子四人一车,慢悠悠来到了山野之中。
钟粟之前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尽可能驾车来到颍河上游。
真正说起来,颍河属于淮河的支流,发源于嵩山,源头溪流纵横,别有一番野趣。
他们将车驾到一处较为平缓的地方,然后解开骡子。
这里水草丰美,再加上两头骡子都是精心挑选的,不会跑丢。
钟粟从车上取下了韩百炼打制的烧烤架,小芳子早就见识过这种黑暗料理,倒是显得非常熟练。
燕儿是第一次见到,充满了好奇心。
不过她有闯**江湖风餐露宿的经验,一看很快就明白了。
钟粟将木炭点着,小芳子和燕儿摆开阵势,将带来的肉食和蔬菜穿到铁签上,雷子也跑前跑后地帮忙。
“小雷子,先生考考你,这条河为什么叫颍河?”钟粟笑呵呵地问道。
“这个先生恐怕难不倒我,颍考叔是郑国大夫,当时执掌颍谷,后来为了纪念他,这条河就取名颍河。”
小雷子说完,带着得意的神色。
“不错,学问有进步。”
钟粟本来还想说说“黄泉见母”的故事,转念一想,除了自己外,小芳子和燕儿的母亲都是早亡,便止住了。
这一年多来,小雷子虽然人不大,但却学到了很多东西,嵩阳分院虽然不能和总院比,但也有不少人才。
领袖人物杨时,即使放在五大书院的任何一家,也毫无疑问属于骨干人物,现在实际主持嵩阳分院,真正说来还有些屈才。
真正的修行未必一定要归隐林泉,做学问也是一样的,埋头苦读效果未必就好。
就像小雷子,原来只读了那些开蒙教材,现在跟着这些书院的学生,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真正说起来,不管做什么,独立的心境和开放的精神都不可或缺,善于掌握两者平衡的人,才是最后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