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太平院。所有在开封府地界的太平院学子,都齐聚此地,包括之前毕业的学子,人数至两千之众。
使者正在念诵赵昕写给所有学子们的一封信。这注定是一件铭刻于历史的重要事件,对于在场的无数学子们而言,不啻于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赵昕在书信之中明确指出,自己要把所有的产业上交给朝廷,至此一切太平院学子自各个产业内抽身离开,方便朝廷交接。
至于因此而失业的众多学子们,赵昕则是给他们指明了新的道路,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上山下乡。
“本朝立国百年,人丁兴旺,百业繁荣,然军变多有,民乱频发,连辱于西北二虏。议者以为本朝有三冗三费,是为冗官冗兵冗费。
一县之大,民户万数,而主官不过三两人,余者皆为吏,冗在中央而不在地方。禁军百万,西军二十万,河北河东四十万,中央禁军又近四十万,倏忽有事,而可用者难料,老弱众而精兵少,空饷多而实缺少。礼仪繁杂细碎,赏罚无度,任子恩密,权势之家各自联姻,引为党羽,交结勾连,冗费无度。
论者多有,而知者不乏,所缺者,在于实干之人。言有数十年,竟无一事有得,至于今日,形如烈火,断难杜绝。合该离富贵之乡,涉苦寒之地,纠察民情,体会民意,以大无畏之心,行大无畏之事,开万世之太平。”
一些人不曾理解赵昕书信之中的意思,纷纷询问他人,一些人不满于赵昕的做法,埋怨道:“离富贵之乡,涉苦寒之地,殿下这是要我们去穷乡僻壤剖析三冗成因呢。”
但是整体而言,太平院学子都是年方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满怀**与热血的时候,被赵昕书信这番煽动之后,纷纷立誓要走遍天下,观察民情,以开万世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