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本意是再过一年给赵昕找个师傅来,那时赵昕也更加成熟一些。不过既然群臣而今提及此事,顺势答应下来也无妨。
“诸位爱卿可有人选?”赵祯问道,但是他不会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在朝中形成了鲜明的两党之争。
“臣举蔡襄!”
“臣以为欧阳修可行!”
“臣举孙复!”
“胡瑗可用!”
“石介有君子之风!”
……
以上这些仅仅是范仲淹**推举出来的人物而已,哪怕是身属**,具体的利益诉求也不一样,很多政治主张甚至大相径庭。
孙复,胡瑗,石介三人便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宋初三先生,都与范仲淹有着不浅的关系。
吕夷简集团同样有着自己的诉求,他们内部的诉求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不难想象,现在朝堂上是个怎样的情况。说是菜市场都算是好的了。
赵昕侧眼看了看辽国使臣,果不其然,对方的笑意几乎毫不掩饰,在嘲笑宋廷政局的分裂。
这些为赵昕找寻的师傅,有多少是出自他们的真心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派系,甚至是自身的利益罢了。
赵昕的心头生出一股悲哀来,然则悲哀之余,就是愤怒。党争的火,终于是烧到他自己身上了是吧!
赵祯对这个局面也是很愤怒的,一群人闹哄哄地,全没半点章法,章德象(而今的首相)范仲淹等人默然处之,全然让外人看笑话。
唯一快乐的便是台谏官了,自己这个月的辱台钱不用交了。
赵祯有心问章德象范仲淹等人心思,却明白若是问,他们所言也不过是大同小异,会举荐自己一派之人。
鬼使神差地,或者说已经心力憔悴,赵祯看向了赵昕,问道:“昕儿,你希望谁来当你的师傅?”
储君之师,国之重事,必将影响未来数十年政治格局的事情,赵祯好像全然不在意一样,将这种事情交由赵昕来抉择。当即便有几位大臣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