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公公心情相当好,正如他所料,一个小小的纰漏,没有人注意到。
“燕雀处堂”,梁公公给“堂”字加了一个“木”字旁,成了“燕雀处樘”。
这不是错别字。
如果是错别字和涂字改字,当然也会影响考生成绩,但考生也不是没有对策。
因为考试中无论怎样小心,都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所以考生大多会练就一项技能——打补丁。
所谓“打补丁”,就是用极薄的刀子将卷子上的错字轻轻刮去,然后再从草稿空白处刮取纸绒,均匀地铺在刮取之处,用水润湿抹平,干了之后几乎就是天衣无缝。
但是也有技艺生疏或者紧张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纸刮破弄出一个透明窟窿,这就称为“开天窗”,开了天窗的卷子,文章再好,也只有黜落一条路。
而且遇到个别严苛的考官,对于这种看似天衣无缝的补丁也是容不下的,他们会在阅卷的时候,先将卷子展开,对着太阳光看一看,若是有补丁,痕迹立刻就会映照出来,原形毕现。
现在方唐镜的文章性质远不止此,相当严重。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呢?
严重程度相当于触犯了触犯了刑法中的十恶不赦之罪,非死不可。
当然,这里是指这篇文章非死不可,不是指人韭死不可。
因为这个“樘”字触犯了科考第一大忌——文章中不能出现君王名讳。
也许大家只记得当今圣上名讳“朱见深”,并无违制之处。
没错,这个“樘”字并没有犯皇帝的名讳。
但是,不要忘了,大明除了皇帝是君,还有一个君!
储君!
储君也是君!
它犯的是皇太子的名讳,“朱祐樘”。
“燕雀处樘”里的“樘”字,犯的便是“朱祐樘”的名讳。
实属无礼之至!
太子也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