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期天下大同之日乎?”
满朝文武百官,都是奇哉怪也,今日天子的表现似是换了一个人!
以往天子少言寡语,往往朝会只由内侍代言一二,对国家大事不是点头就是摇头,今日竟对少年状元再三追问,且毫无口吃之状,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有其君必有默契之臣也。
他们哪里知道,万化皇帝对方唐镜成见甚深,天然就有一股不爽不忿之气,许多话自是不吐不快,一心一意要找方唐镜麻烦,根本没记起自己口吃!
朝臣们,尤其是清流们,均觉此乃天子问策,这就大明中兴之预兆也!
清流们心焦啊,恨不得以身取代状元郎对着天子侃侃而谈,我的大道理如同长江黄河呢!
换了其他的新科进士,能得到皇帝再三垂青,脑子早就发烧得残了……
我顶啊!这是圣上金口问策啊!流传出去,这个弊妥妥地装一辈子!
人生简历里金光闪闪一行大字:
某年某月某日,天子于奉天殿再三问策,XXX作“隆中对”,帝大悦。
即便是方唐镜身后的王华和曾彥的呼吸都重了起来,他们已经不觉间代入其中,若是皇帝如此这般地问策于自己,何以对之?
这等形而上的奏对,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还可以大刷声望,甚至留名青史,至少刚才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了!
为什么不是我!文武百官看着这谦谦如玉的少年,说不眼红是假的。
方唐镜略一沉吟,便答道:
“陛下圣德昭昭,臣岂敢教陛下。臣适才殿外侯旨之时,见奉天殿上紫气直冲天际,又想起殿试时陛下所出之题,心有所悟,豁然而得一联,恳请陛下指正。”
这……
这状元郎莫非是马屁精,什么紫气冲天,分明是阿谀皇上,太令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