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山只是个五品官,他原本没有资格直接向太子“汇报工作”。
但现在的户部的情况有点特殊:作为一把手的户部尚书,还有两个二把手的户部侍郎,全都被砍了脑袋,根本就没有主管户部的部堂级官员,只能由吴子山他们这些“方面主管”向太子汇报各省的财政状况。
“前方还在打仗,军需糜费,今年的秋赋尚有数省没有及时送交国库……”太子第一个就点了吴子山的名:“你是山西清吏司的郎中,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回殿下。”这种工作上的事情,吴子山早有准备,开始给太子殿下汇报情况:“今年秋赋,山西一省尚有三百二十余万石的节余。但去年朝廷治理黄河的款项是山西出的,今年山西布政使司请扣一百四十万石。还有军户逃亡、迁民安置,又要五十二万石,仅剩一百二十万石,其中杂色粮有三十六万石……”
“去年治理黄河水患,欠下山西的那一百四十万石,还一半给他们好了。”
“是。”
赋税只收上来这么多,到底应该划归朝廷还是给地方官府使用,原本是一件大事,但朱标却可以一言而决。
若是换做其他王朝的太子,绝对不敢像朱标这样插手六部事务。
历朝历代的太子,都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若是太子表现的太过于精明强干,往往会招致皇帝的猜忌。若是太过于平庸,则会显得没有能力,说不准就要另立太子了。
“贤则遭忌,愚则遭弃”是很多太子的尴尬境地。
尤其是对于强势的开国皇帝而言,太子的地位就更艰难了:秦始皇的太子(扶苏是公子,但可以简单的视为太子。)汉高祖的太子、还有后来的隋朝、唐朝以及宋朝,当然也包括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虽然每一个开国君主都是雄才大略的豪杰,但他们的太子全都没有好下场,这似乎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历史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