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李承乾将韩璞一抄录的奏疏分发下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百官虽然对新政有所非议,但真正站出来反对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反而有不少人出面为新政背书,一副恨不得马上颁行天下的模样。
刚开始李承乾还以为这些家伙终于被自己感化,知道为国家考虑了。
可是当他看到那些人眼中闪烁的贪婪和欲望,才恍然大悟。
这些家伙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改变,之所以会表态支持,只是因为他们得到的要远比失去的多罢了。
......
在今天之前,各衙主官只要不犯错,不和皇帝对着干,大多数都能做到死。
即便偶有调动,也是内部平调,很少有新鲜血液加入。
比如刚刚卸任的房玄龄,先帝初登基时就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后来又升任左仆射,直到前不久才卸任,足足做了将近二十年宰相。
又比如前任吏部尚书高士廉,早在高祖时期就已经任职六部,论资历比房玄龄还老。
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人唯亲”的做法,对于那些坐在位置上的人来说固然十分有利,可是对于那些眼巴巴等着上位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毕竟官场上的人,有哪个不想往上爬呢?
按照新政的要求,虽然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过把堂上官的瘾,但至少机会比以前大了不是吗?
至于为此付出的代价?
拜托!现在可是大唐,人均寿命才四十岁左右,六十岁的退休年限,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个摆设。
即便真能活到花甲之年,也到了该考虑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是自己主动请辞,还是被律法条文“逼”着退休,区别其实并不大。
于是,在经过一阵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后,由百官公议,皇帝点头,中书令卢照辞亲自执笔的《大唐公务员退休制度》崭新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