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蒙恬军稳住阵脚,杀退楚军追兵,李信几乎被擒。
蒙恬见大军已败,只得一边亲自引军断后,一边收拢残兵败将,徐徐往秦境深处退去。
能将就是这样,既要擅于进攻,又能在失利时全身而退。
蒙恬事后清点残兵,李信军十亭去了六亭,近乎惨败,而蒙恬军竟无大损失,也算是一个亮点。
李信兵败的消息传回咸阳,秦王政大为震怒。满朝文武,亦是面面相觑。
秦国自秦王亲政以来,鲜有败绩,而此次,李信败得尤其惨,“李信李信,尽失威信,”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御史大夫冯劫奏请,由廷尉议李信失军之罪。
秦王政闻奏,摆了摆手,缓缓说道:“此战,前期李信攻城拔寨,进展顺利,若不是郢陈昌平君熊启反叛,不至于失机,姑且让他面壁思过可矣。”
众臣见秦王如此宽宏,也不再说。
廷尉李斯上前奏道:“李信失军,陛下宽宥,李信之辈自当肝脑涂地,奋勇报国。”
“现我军新败,宜稍略休整。但灭楚一事,仍需进行,只是需遣一能将领军方可。”
“嗯?”秦王政抬眼看向李斯。
李斯继续说道:“臣以为,楚国虽胜,但其血统承续问题,却没从根本上解决。楚幽王之后,楚哀王在位仅一年,现在的楚王负刍,王位得来不正,朝野上下,内患不已,正可为我所用。”
“楚国的一些王室和贵族,对现在的楚王疑虑重重,,对于王室频繁征其私卒,定会阳奉阴违。其心不齐,其志不坚,是其患也。”
“当其时,我宜尽快选一良将,重整军旅,再行灭楚。”
李斯一向善于揣摩秦王的心思,这倒是很多臣子的基本能力。对于李斯来说,更关键的,是他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旨,适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这也是为什么秦王器重和信任李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