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秦王问带兵的数量,王贲似早有准备,回道:
“回禀陛下,据掌握的情报,魏国可调集的武卒约为八万左右,我军可征调十万锐卒,加上安陵的五万,总共十五万大军,即可攻取魏国。”
秦王有些意外:“十五万,如此兵力,少了些吧,一旦用兵,周旋的余地太小,仅围大梁城,十五万都不充裕,何况还要顾及外围援军?”
王贲道:“魏国疲弱已久,军备荒驰,大梁之外,几无守军,先期十五万足矣。兵者,贵在精不在众,战,贵在突击,而不在消耗。伐魏之战,臣当出其不意猛攻大梁,不与之持久消耗。一旦突击受阻,再增兵不迟。”
王贲为什么不多带兵力呢?其实这与其父王翦一直与他强调的带军和从政的稳健策略有关。
站在秦王的角度,秦国目前刚刚攻占赵、燕、韩大片领土,各地急需增派守军,能够抽调的军队确实不多。
如果王贲张口要太多兵力,也会找来群臣的质疑。有时,看似对外征伐,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内的一番权衡。
在秦国自傲轻魏的前提下,贸然请求过多兵力,难免会被上下一致看轻。何况一旦战事不力,后期再申请援兵,因距离较近,也容易增兵。
秦王听过王贲的理由,点了点头:“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皆道:“左将军之议甚妥,如此,攻取魏国指日可待。”
看,这就是政治。任何军事家,如果不懂政治,那么战胜之时,也就是倒霉开始之日了。
秦王于是准奏,命王贲择日出征。
出征之日,少不得文武百官,俱至灞桥,劳军壮行。
但劳军的人群中,独独不见其父王翦的身影。
原来,这正是王翦一直告诫王贲的带军出征和为政之道,也是为何王贲不肯带太多兵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