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八股所谓的变民军,在扬州四郡之中,并不像普通的叛军那样,毫无军纪可言,四处烧杀抢掠。
他们相反军纪严明,极少做祸害普通百姓的事情,还经常赈济饥民或者灾民,在他们的控制区内,名声极佳,深获地方黎民百姓的拥戴,从者众多,实力强悍。
这几股所谓的变民军,居然还实施了类似李琛辖地的不少政策,对于麾下的叛军,也实行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兵制,并不是一窝蜂的啸聚山林之中,不思生产,专门靠着行掠为生,他们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的耕种,和收取控制区内税赋来满足自身所需,俨然已经成为了掌控一方区域的官方。
随着他们实力的发展以及控制区域的扩张之后,他们俨然已经取代了当地官府,接管了地方的管理。
所以袁遗无力与之对抗,只能最终被压制的龟缩到了寿春城中苟延残喘。
到了建安二年的时候,李琛终于看着时机已经成熟,三月间趁着天气转暖,尚未进入雨季,挥师南下,对扬州的袁遗发动了征讨,理由当然是袁遗不肯接受朝廷的辖制,有不臣之心。
刘协在李琛的“建议”之下,下旨罢免袁遗扬州刺史之职,授陈登为新任扬州刺史之职,命李琛奉旨讨伐袁遗。
于是李琛便光明正大的集结兵力,亲自率军出汝南兵发九江郡,直逼寿春城。
而盘踞在九江郡的两股变民军的头领,一个名叫周和,一个名叫魏远,当即宣布投降李琛,并且起兵助李琛讨伐袁遗,二人各自起兵两万,迅速的朝着寿春方向推进,迎接李琛大军攻取寿春。
已经被压制在寿春城中长达两年多的袁遗,听闻消息之后,哀叹一声,下令放弃抵抗,当李琛兵至寿春城外的时候,袁遗打开城门,手捧印绶出城,向李琛投降,自陈有罪,请李琛将其绑缚起来,押送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