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针对太原府的解围战从出兵到结束仅有月余时间,若只算双方交战的时间,前后还不到一旬,四路近二十万精锐兵马便灰飞烟灭。
消息传到开封府,君臣惊恐万状,京城人心惶惶。
自将门联名上书请求出兵后就隔岸观火的大宋士大夫们终于站了出来,纷纷摆明自己的立场。
弹劾军头以私利裹挟民意,名为抗大同保太原,实为攫取军权图谋不轨者有之;
指名道姓请求朝廷诛杀败军之将,以正军纪挽救军心士气者有之;
引经据典论证军头们的莽撞之举破坏了同宋两国睦邻友好的大形势,将为大宋引来灭顶之灾者亦有之。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军队遭遇惨败,致使国家面临覆灭的危险,自然要有人承担责任。
更何况这次主张出兵的和以往不同,不是朝堂上的相公,也不是天子。
而是掌控大兵的将门,是一旦得势就能重复五代故事主宰文人命运的无脑莽夫。
之前国势危急,将门抓住了大义发难,使得文官们不好下手。
如今大败亏虚,还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而被弹劾的军头们也不是傻瓜,正所谓未虑胜先虑败,折、姚、杨、种、刘等将门家主们以太原府之围要挟朝廷出兵时,就已经赌上了身家性命,做好了失败便要受过的心理准备。
大宋将门手握部分兵权,为朝廷出生入死,实际却是处于权力分配的末流,根本没有单独对抗朝廷的实力。
若不是徐泽强势崛起打击了教主道君皇帝的威望,破坏了大宋内部的权力平衡,并给了军民救亡图存的压力,将门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改变朝政走向都不可能。
此次出兵救援太原府是将门崛起的绝佳机会,若是做得好,借外部压力和抗住同军的威望要求改革朝政,一举改变大宋以文驭武的传统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