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字伯言,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
孙权称帝后,被赞为「社稷之臣」,曾任荆州牧、右都护,现在已被孙权被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陆逊并不急于进攻,他将3万大军屯于信陵小城,与秭归仅半日路程,其余7万兵马分屯于西陵峡至夷陵之间的狭长地带,延绵数十里,这是明显的防御型布局,意在防止姜维进取宜都郡。
此时姜维手上有5万兵马,他考虑到秭归城池坚固,只留了2万兵卒固守秭归城。
同时,姜维令廖化、张嶷二将引3万兵马在秭归以南10里当道扎寨,这样吴兵不能绕过秭归攻取巴东和巫县,退回永安之路可保畅通无阻。
在古时冷兵器的战争中,最常见的「攻城」或「攻营寨」时,攻击的一方明显处于劣势,而且不可能一次投入太多的兵力,兵马投入太多也没用,因为根本就施展不开。
所以攻城时,攻击一方一般以2000-4000人为一批次,采用「添油」的方式多次进攻,根本不可能像「指环王」中那样扎堆出现。
姜维这种一城一寨的布局,看似分兵,实则比全部屯于城中更加有利。
由于城、寨相隔不远,陆逊不论攻城还是攻寨,姜维都能相互支援;
就算他同时攻击两处,自身的兵力也会分散,更利于防守的一方;
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也不会被陆逊围困在狭小的范围内。当然,陆逊的兵马也不足以围死秭归城。
在姜维看来,陆逊是与诸葛亮、司马懿齐名的儒将,绝对不是朱然或全琮那种莽将可比,自然不敢轻视。
正如前日跟刘闪秘谈时所言,在未来的1-2年,姜维不会在意建平郡内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想在保留自己实力的情况下,牵制或抓住机会消耗吴兵。
面对2倍于自己的陆逊,姜维没有半点压力,也不着急,只是耐心地等待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