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境,建平郡,秭归城。
姜维时刻注意着吴兵的一举一动,但他的对手毕竟是陆逊,蜀兵还是被吴军分割包围了。
潘濬部队的3万吴兵从武陵绕道而来,完全躲过了蜀兵的探子,等到发现这支部队时,巴东城已被其东、南、北三面围困。
此时的巴东城中只有吴懿的1万兵马,他没法跟秭归城的姜维部队汇合。
当然,吴懿也没法弃城退回永安城,据探马来报,本来已经北上的2万朱桓部队突然出现在巫县,他们牢牢地控制了瞿塘峡和多个险要隘口,完全切断了永安城与巴东城的联系。
姜维知道,这并非蜀国探子的失职,而是对手太过狡猾。出现这种被动的局面,是自己对陆逊的了解不够,也低估了吴国拔掉自己这颗钉子的决心。
陆逊如此布局,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吃掉建平郡内的4万蜀兵。
如今,陆逊在秭归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布了重兵,唯独留空西面,这是典型的「围三缺一」。
姜维猜测,陆逊很快就会使用「声东击西」之计,他会下令潘濬部队强攻巴东,引诱秭归城的蜀兵西去营救,届时城池坚固的秭归城中兵力必然空虚,陆逊就能以极小的代价将其占领。
姜维考虑到己方4万大军的东归之路已被切断,潘濬部队既然从武陵方向过来,很可能建始、恩施两城已有吴兵把守。
蜀兵唯有依托坚固的城池才能在建平郡持久立足,姜维绝对不能丢了秭归。
当然,姜维也不打算放弃巴东城的吴懿将军和城中的1万蜀兵。
秭归城四面皆有吴国的探子,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肯定逃不过陆逊的眼睛,姜维深思熟虑之后,下令城南的廖化、张嶷放弃营寨,全部撤回秭归城中。
陆逊见之大喜,立刻令东、南、北的吴兵逼近至秭归城外5里处下寨,进一步压缩了姜维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