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三国做刘禅

第75章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字体:16+-

自春秋时起,一国之君不能缺少文臣武将的辅佐,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臣子就是君王的幕僚,食其禄,担其忧;

同时,这些臣子也会有自己的智囊或家将,只不过他们不是直接对君王效忠。

这种情况在古时十分常见,在这个乱世也是如此。比如被斩首的陈祇就是费祎的家臣,魏延的将军府内也有二百多个家将,帮姜维送重要信件的就是他的私人近卫,在汉水东岸被截杀的死士就是司马懿自己的「私兵」。

只有拥有极高的俸禄才有能力豢养自己的家臣,这些家臣首先对自己的主人效忠,主要从事参谋、情报、护卫等职。

正因为这样,豢养了自己家臣的臣子可以更好地为君主效命,这样的臣子几乎都在朝中身居要职。

现在的姜维豢养的只是贴身近卫,自从截杀了司马师之后,他对「死士」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地了解了死士的可怕之处,也有了自己豢养死士的打算。

姜维想在几万魏卒中找到司马昭的踪迹,其实并不容易,这得从秦代延用至今的军制说起。

现在的军中最小军职是以5人为一组的「伍长」,2「伍」设「什」,5什设为「队」,由「队率」统领;

在「队」之上则是「屯」,每屯由2个「队」组成,由「屯长」统领;

2个「屯」再设一「曲」,每个「曲」的200名兵卒由「侯长」统领;

2个「曲」再成一个「部」,「部」的统率则是「军司马」,所以一个「军司马」可以统率400兵卒,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战术任务。

一支大军的列阵经常以「部」为单位统一指挥,这个职位一般都由战功卓越的普通兵卒逐渐升任而来。

在「部」之上的则是「营」,「营」的编制各国都不相同,以蜀国为例,一个「营」含5「部」,合计2000兵卒,其统率称「将军」或「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