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都是济南府的农人最期盼,但也是最坎坷的时期。
期盼是因为这个时候开始收麦,而麦子的行情历来被人看好,这事关一家老小一年的收入。
若是老天赏脸收成好了,手头宽裕,说不定就能让家里娃子多念两天书,考个前程出来,改变祖祖辈辈从土里刨食的命运。
至于坎坷,则是因为收粮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一个不小心,一场大雨就能让一年的辛苦泡汤大半。
而且,收完粮,就该税丁下乡催缴夏税了。
富裕地界上的大户倒是不用担心什么,他们会在这段时间请上一大帮麦客、短工,帮忙抢收粮食,然后用大车装了,运到城里卖给收粮的商行。
这些大户,即使县太老爷平时见了也得礼让三分,那些税狗子轻易是不敢上门叨扰的,人家缴纳皇粮国税,也是直接给县里,没人敢于上下其手。
但新汶县孙家村这样贫瘠的,依靠宗族抱团生存的地方,就得全村老小一起下地,争取在下雨之前把地里宝贵的粮食收起来,然后晒干储存。
另外,缴税也是个大麻烦。
自打张相爷(张居正)那会儿,朝廷开始实行“一条鞭法”,农人种的粮食就不能直接拿去纳粮了,必须先背到县城或更繁华的地方,卖给商行换成银子,然后才能完税。
十几年前当今圣上说要搞洋务,连银子都不好使了,全都给改成银元或银票。
这每改一次,老实巴交的农人都要吃一次亏。
毕竟本来缴税就要被税丁扒一层皮,把粮食背到城里卖掉,就要再被商行扒一层皮了。
或许皇帝老爷、朝堂相公老爷们原本的意思不是要欺负农民,或许也有办法避免这种损失,但谁让农人根本不懂行,只能任由小吏、商贾们欺负呢?
千百年来,上面每次想要改好的事情,真落实到最下面,总是对小民越来越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