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不是那么容易轻易认命的群体,毕竟是自汉武帝起就独霸朝堂的存在,哪怕是遇到强势无比的嘉靖帝,为了道统,也必然会抗争!
然而嘉靖帝的手段简直让儒家难受无比,皇帝没有把儒家一棍子敲死,更没有让大臣们感受到皇帝一定要把儒家给灭了的念头。
比如科举,科举改革自嘉靖六年始,到最近嘉靖十二年的科举,都依旧是以儒学为主,四书五经依旧是必须要重点考的科目,新学所占的比重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是大臣们早就发觉了其中的猫腻,也是嘉靖帝狠辣的手段之一,那就是儒家文章做的好,是通往仕途这扇大门的钥匙,可也仅仅只是钥匙,中了进士,入了仕途,想要平步青云,固然要靠人脉,但是名次同样重要!
同样的人脉和关系,在科举殿试之后的名次排位将会对仕途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排名次看的是殿试!
殿试是嘉靖帝亲自主考,考的是策论,兼看的则是辅科!
也就是说,你会试哪怕是会元,在殿试的时候写的策问也让嘉靖帝感到满意,然而最后嘉靖一看你的辅科成绩一般,那注定在放榜的时候名次不会太高。
同样,如果辅科成绩特别好,会试成绩一般,策问成绩也一般,最后起码也能进入二甲前列,嘉靖六年状元郎范和范梓汐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嘉靖帝就是用这种无声的手段来告诉天下士子,他有多重视辅科!
你不好好学辅科,即便成了进士,官场上有人提携你,能提携到什么时候,从三品最多了,因为正三品官员,现在根本不廷推,就算以前廷推之后,皇帝不满意也没有任何用处。
你辅科成绩好,又有人提携进入皇帝视线,甚至一开始的时间就简在帝心,那才是真正的平步青云!
还以范和举例,如果按照往年的传统,嘉靖六年的状元郎,现在过了六年,基本上还待在翰林院里面熬资历呢,可范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