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炜唉声叹气,其实想要实现农田承包化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机械一体化。
如果这个时代能将开垦、播种、灌溉和收割完全实现自动化,能将人力成本降到最低,那么愿意成为包田大户的绝对不在少数,但是很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时代在进步,科技也会不断发展,以华夏民族的韧性和才智,过上个几十年,想要实现或者半实现机械化种植并不会太困难。
而且刚才朱厚炜也说了,现在谈这些还言之过早,以华夏百姓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想要百姓放弃土地,进而全面转入打工社会,至少几十甚至上百年间还不太现实。
现在的担忧纯粹是杞人忧天,朱厚炜确实拥有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见识,但是他是人不是神,见识有是有,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彻底变了,和历史上的嘉靖时期完全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谁也不知道几十上百年后的大明会是个什么样,考虑这些毫无意义。
就算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比如限制主要产量地区的工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责令各地官府保证土地的种植面积。
还有发展杂交水稻的水平产量,限定粮食价格让百姓有利可图等等一系列的手段。
总之应对政策还是有不少的,不过现在没到那一步,也没有去实施的必要罢了。
更何况朱厚炜也不可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当中,把所有的事全都给料理了,那不现实,这就跟太祖皇帝当初制定宗族政策一样,太祖的本意是这个天下都是朱家的,那么让天下人来奉养他的后世子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
只可惜太祖如何能料到他的子孙会如同滚雪球一样,能膨胀到那样的基数,大明不到三百年天下,宗室就达百万之众,这要是五百年,太祖子孙岂不是要超过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