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刘磊很忙,每日都在扎扎实实得做着他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打造武器和训练士兵的问题,同时他开始暗暗拉拢漳州府的吏员,通过几位大儒吸收有反清意愿的士子,以及天地会内的读书人加入到漳州府的行政体系之中,逐渐搭设起更大框架的行政班子,为将来做准备。
刘磊很快又迎来了两位大才,他们正是万斯同举荐的地理学家刘献廷和生物学家陈淏之。因为明朝的灭亡,许多前朝读书人不愿在清廷为官,大多选择寄情于旁系杂学,从而造就出明末清初一大批有文化的科技专家。
可惜满清朝廷没有抓住这个将国家转入工业化的机会,生怕科技发展让华夏人势大,造成满清优势的骑射工夫被先进火器所取代,因此大肆打压科技创新,造成了华夏民族痛失好局。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有刘磊这个极为重视科学的上位者,华夏必将迎来真正的创新时代。
要搞创新,搞科技和工业化,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共同进步。刘磊虽然才华横溢,也不可能是个全才,地理和生物就是他所不擅长的两个方向,而这次到来的刘献廷和陈淏之恰好是这方面的专家。
后世记载刘献廷是清初著名地理学家,对历法、数学、音韵都有贡献,对古今气候变迁、各地物候异同、河流侵蚀作用等方面皆有独到见解,可是华夏宗师级的人物。
陈淏之同样是清初大才,所著《花镜》专门研究观赏植物及果树栽培,卷六附记还涉及动物学,同样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尽管两人还没有后世的成就,但已经在这些方面有了很深厚的研究,足以担当起这两个学科的领军人物。
对于科技人才刘磊总是相当热情,两人刚到他便在知府衙门设宴款待两人,让这两个平民书生受宠若惊。酒席之上,刘磊当然聊起了两人所擅长的学科,陈淏之擅长植物,让他开发农作物新品种自然是最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