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京的前门城楼上,虽然这不是苪恩施第一次站上这座宏伟的城墙上,但他依然还是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他对着身边的王葆真感慨的说道:“这真是一座拥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每次我登上这里时,总感觉在同数百年前的古人在对视。”
王葆真瞧了瞧正北面的紫禁城,又看了看右侧的东交民巷和西面一望无际的四合院,不免微笑的回答:“大使先生,过于厚重的历史会成为一个民族的沉重包袱,让这个民族难以向现代社会前进。那样的话,这个民族就会带着自己的历史被埋入历史的坟墓中去。”
苪恩施瞧了瞧四周已经被拆除了多段城墙的缺口,不由摇着头说道:“我并不是要阻止你们走向现代,我只是觉得拆掉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实在是太可惜了。现代的建筑和工厂,其实什么时候都能修建,但是这些古老的建筑一旦拆除,就不可能恢复了。”
对于苪恩施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王葆真心里并不以为然。对于北京城墙和一些街道的拆除,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外国人感到可惜,国内的知识分子们也在哀嚎。
不过支持拆除北京城墙和旧建筑的也大有人在,华北日报上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就很合他的胃口。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北京拆旧建筑、修新建筑,引来大众舆论的喧哗。大体而言,支持者寡,抨击者众。多所谓‘毁弃祖先之宇、历史之基’云云。
何为祖先之宇?祖先假设梁栋,正为了寓民以避寒,给民以安居。何为历史之基?华夏历史的基石,正是大规模的安民生产、水利兴建。
今日毁弃空具奢侈观瞻、却无实际用途的琼楼玉阁,修建可供国民安居、生活的制式楼房,此新时代中华治政者之大政也,正是惠民、利民、便民的善政!
一小撮文人、富人的观赏心情重要,抑或劳工大众的安居重要?这个答案不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