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设想很好,而且可行性很高。
几乎把聪明人的弱点和二五仔投降者的心理捏的死死的。
刘文静是聪明人,他孤身进入济州之后,就算表面上对司马懿父子再好,心里也会防着他俩。
毕竟,背叛者会背叛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司马懿爷俩能够在这个时候倒台他们,也能够在下一次太子军实力不济的时候,倒台其他势力。
而对于司马懿父子来说,他们是临阵投降的人,乃是投机者。
太子军为什么要接纳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白起在疯狂的输出。
如果不接纳他们的话,青州和济州的战局很可能以太子军失败告终。
这一点,司马懿很清楚,刘文静和殷诚也很清楚。
所以这个时候,就算殷诚再对司马懿爷俩再有意见,也不会动他们分毫。
所以才会将济州王这个王爵抛出来。
但殷诚这样做,其实反倒起了反作用。
如果是其他人,得知自己成为济州王,必然会对殷诚感恩戴德,忠心耿耿——至少表面上如此。
可司马懿父子并不会这么想。
多疑的司马父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殷诚这个时候为了安抚司马懿可以拿出王爵来。
等济州之战结束后呢?
日后如果司马懿再立了大功呢?
该怎么赏赐?
给他个皇帝么?
不可能。
殷诚早就说过,自己不会当皇帝,谁当皇帝他会干死谁。
也就是说,司马懿这个王爵接了,以后在太子的阵营之中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为了防止司马懿再建新功,无可封赏这一条,殷诚就不会再给司马懿带兵的机会。
一旦司马懿没了带兵的机会,只是守着济州这四战之地,后果会是什么样?
无非两种。
长安诸王会重新攻打济州,那个时候殷诚不在济州,济州的军队战斗力也不会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