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身边,内政人才稀缺,糜立这个商贾半吊子出身的属下,被赵广反复差遣,忙的脚不踮地,诸葛绪归顺后,日子同样过的充实不已,就连习惯了吟诗作赋的诸葛诠,也成了蜀军中的书佐,忙着撰写文书,哪有什么时间来写诗作文。
“一遇赵广误终生。”稍有空隙,诸葛诠就在妹子诸葛婉面前,长吁短叹自己的悲惨遭遇,一副辛酸无望的样子倒让诸葛婉忍噤不禁。
在内政上进行改革的同时,赵广与牵弘、张护雄、陈同等军中诸将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军队的改革。
基本的思路是二条,推行军功授田制度、俘卒劳改制度。
军功授田,就是让军中征战的将士获得一块田地,作为军功的奖励,至于是上田、中田、还是下田,则按功劳的大小来分配。赵广这种脱胎于秦国、又类似于均田制的耕战政策,目的就是让从蜀中一路转战而来的将士们在关中扎下根来。
有了土地之后,还要有人来耕种。
俘卒劳动改造,是赵广将精兵从田地上解放出来的又一举措。
这里归类的俘卒,并不是全部的三万余辅兵、降兵和杂胡,而是仅指其中的一部分,约计五千余人。
一是如荀恺、李辅这样的魏军投降将领,这中间还要剔除平日表现好、对蜀军有好感、有意向加入蜀军中的低级将校。
二是被俘虏的魏军士卒,这部分人因家在关东、或者对蜀汉的前途不看好的原因,并不愿意归顺,期望蜀军有一天能放归。
三是槐里被俘的杂胡。这是地位最为低下的一部分,杂胡性情不驯,屡生事端,若是放归,那就是放虎归山,但他们已经投降了再杀俘,那样的事情赵广也不屑去做,让杂胡俘虏在劳动改造中赎罪是赵广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军人要提高战斗力,要打胜仗,职业化是必然的途径,而要让军队安心,就必须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