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根基不稳,必须加意笼络当地的士绅。所以他一面颁布安民告示,安抚笼络当地乡绅,除了罪大恶极的,一般不对山西乡绅征粮,而宁可派军队从河南远道运送。有时不得已需对当地乡绅征粮,也按市价公平买卖。所以,很快整个山西都在哄传大顺军的仁义,是吊民伐罪,解民倒悬的仁义之师。
范青到平阳的时候,刘芳亮早已先行抵达,率领在平阳的文武群臣和新投降的地方官绅,在郊外恭迎“圣驾”。从城门到行宫,沿大街两边,家家门口摆着香案,士民们或躲入门内,或跪在香案旁边迎驾,没有人敢在街上走动,或互相小声谈话。街道上只有雄壮的马蹄声,走向知府衙门,那里是为皇帝布置的临时行宫。行宫的大门外,用松柏枝和彩绸,搭成东西相对的两座高大牌坊,每一座牌坊上悬挂一个黄缎楷书匾额,左边的匾额上写着“功迈汤武”,右边的写着“德比尧舜”。每一座牌坊上还悬着一副楷书对联,虽然不过是歌功颂德的话,但是这两副对联都编得对仗工整、气派雄浑,字体端庄、圆润,显然是出自大顺军中有学问和善书法的文臣之手。
范青在平阳停留五天,召见父老,访问疾苦,赈济饥民。刘芳亮的偏师已经过了泽州,即将进入彰德府。彰德府是范青在河南留下的与京师之间的缓冲地带,其实早就可以轻松攻克。
这一支偏师又分出一支人马,从太行以西向北进军,目的是召降晋东州县,然后与取道彰德北进的部队在保定以南会师。范青因各路进军无阻,在平阳欢宴随征群臣,并让文臣们在席上限韵赋诗。这些诗正如历来的应制诗一样,无非是歌功颂德之作,缺少诗情,只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典雅、华丽,以及平仄谐凋、音节铿锵。
李岩自从参加义军之后,很少作诗,这时也不得不追随牛金星等人之后,吟成七律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