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确定自己驻足的地方是祁连山后,便就兴奋得不能自己;本来想唱一首歌,但最后吟诵了王昌龄的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赵元佐对王昌龄的敬重胜过其他唐代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这首《从军行七首·其四》,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赵元佐在后世是农校生,是个不被人看好的文凭,可他对对唐诗的理解和诠释却独到之处。
赵元佐认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一句,是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