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水上长城修建起来后,辽国彻底摒弃了以往硬杠宋军边陲的传统打法,改为集结二十二万主力绕道南下,却又在澶州被怼得动弹不得,只能与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实现了双方百年和平。沉默的“水长城”防线,对此居功至伟。甚至对于北宋王朝一百年的国防安全来说,它就是一条不可缺的生命线。
虽然与辽国实现了百年和平,但对“水长城”这条国防生命线的意义,北宋的历代皇帝们,大多数也不敢松懈。特别是宋夏战争爆发后,宋军精锐主力尽数西调,兵力薄弱的宋辽边境上,“水长城”更成了重大的国防依托。所以宋仁宗至宋神宗的几代北宋帝王们,同样不惜血本,用心改造这条防线。到了王安石变法时代,这条曾经三百里的“长城”,已经被改造到了八百里规模,从天津到保定一线延伸,且水深都在六尺以上,管保叫骑兵迅烈的辽国人,乖乖望河兴叹。
而且哪怕是执法宽松的宋仁宗时代,有一条法律红线,任何达官显贵也绝不能碰:至今有妄改水口者,重责之。也就是谁想在“水长城”上搞开发,就等同于破坏国家边防大计,一律严治没商量。
可是,到了北宋荒唐皇帝宋徽宗时代,这条原本没商量的铁律,却变成了严重没底线。由于宋徽宗年间政治腐败,法律也成了一纸空文,大批达官显贵纷纷沿河占田,然后边民也跟风效仿,巨大的经济效益,引发了更疯狂的破坏:好些边地官员为了经济效益,更是把辖区里“水长城”的水挖渠排光,然后空出地来种水稻,从此赚的盆满钵满,“自是堤防坏矣”。这条曾经叫数十万辽国铁骑无奈的神奇防线,就这么弄废了。
弄废的后果,就是北宋靖康之耻的苦果:金军呼啸南下,失去了“水长城”庇护且国防废弛的北宋,边地迅速土崩瓦解,被金国铁骑轻松打下了汴京,酿出半壁河山沦陷的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