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对王继恩十分满意,宫中寂寞;皇帝真正信任的没有几个人,王继恩大概可以算是少有的一个。
赵匡胤开始喜欢和王继恩分享一些心事。
一次,赵匡胤从朝堂上归来坐在椅子上闷闷不乐;王继恩悄悄奉上一杯好茶轻声询问:“官家有何烦恼?”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说:“人们都说当天子有许多好处,可你看看我容易吗?早朝时处理了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是自己错了;因此闷闷不乐啊!”
王继恩默默听着,没有答话。赵匡胤是比较公允的、能纳谏的贤君,但他偶尔也会任性,只不过任性后也会后悔。
此时,赵匡胤不过是在发牢骚抱怨皇帝不好当,并非真的要听王继恩的意见。
王继恩明白,面对一个发牢骚的君王,愚蠢的人才会附和、讨好。因此,他默默不言,正是明智的选择。
只是,赵匡胤在感叹皇帝难当、权力无趣,在王继恩听来,感受却未必相同。
若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手握大权,看无数人在自己面前俯首低眉,就算是有些烦恼又如何呢?
可惜,一个没有权势的人永远不能理解手握大权者的烦恼。
懂事的王继恩渐渐获得了赵匡胤的绝对信任。
在北宋平定四方的战争中,王继恩多次作为赵匡胤的代表出现在前线;监督那些手握雄兵的将领们。
但赵匡胤虽然派王继恩当监军,却只给他遇事奏报之权;不让他直接干预军事。
王继恩自己也很注意分寸,对曹彬、潘美这些大将非常尊重;议事时从来不公开表态。
王继恩虽然是钦差,但曹彬、潘美这些将军来头极大;不是皇帝的义兄弟,就是皇帝的老乡。
曹彬、潘美等人对王继恩的低调很满意,监军不干预军政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于是,将领们奏报功劳,总少不了王继恩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