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张士荣比张士诚年长几岁。这人一上年纪,就越来越没有斗志,自身的牵绊就越来越多,开拓进取的精神就没有了。
因此,造反派往往都是少壮派,很少有年纪较长的人还带头造反的。
比如这张士诚起兵时,三十二岁;陈友谅投靠徐寿辉的起义军时,三十一岁;朱元璋投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时,还不满二十六岁。
我相信在当时的社会中,肯定会有一些人比他们三个更有威望,更有资历。
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后来成了反元的三大主力?
正是因为他们还年轻,有敢打敢冲的精神。
更鲜明的例子,可以看一看唐朝。起初高祖李渊并不打算起兵反隋,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一个劲儿地撺掇着父亲起兵,最后才成就了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个王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在和平时期,年轻人没有年长的人有优势。
但在社会变革、转型或社会重新洗牌的时期,往往是年轻人主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他们在历史变革的过程中改变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无疑,张士诚成了主宰这一时期历史的风云人物。
这年年初,张士诚等十八人带领着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他们打死了平时经常欺压他们的盐警和一些富户恶霸,攻下了泰州,偷袭占据了高邮。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而张士诚的堂兄张士荣在这年年初并没跟着他起兵造反,而是去找周庄的沈富。
当时,沈富在江淮一带倒腾粮食、丝绸,小有名气。
据说当时吴地的巨富陆道源见沈富是个经商奇才,还时常照顾这个年轻小后生做几笔生意,并称赞这沈富是这一带万户之中的三秀。因此当时在一些贩夫走卒之中,也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沈万三”、“沈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