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崎岖,大雨滂沱,一行人艰难前行。
其中有三个走镖模样的人带队,还紧紧跟随着十几个书生,只是衣服有些破烂。
这书生中间,有三五个年龄稍长的,大约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另外还有七八个壮年书生,大约二十几岁,看着家境也不是十分殷实。
而远远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披着蓑衣倾着身子默默紧随着。虽然披着蓑衣可雨水依时顺着脸流向脖胫。
少年抬头望天灰蒙蒙一片,仿若整个人生陷入了灰暗!只是那眼眸依旧清亮。
“哎,前面有只小亭,我们暂时到那里歇息片刻!”
一个穿着灰色蓑衣的大汉,冲着身后一阵吆喝,众人的行程无形中就加快了不少。
“李头,这是到了哪个地界呀?怎么还有人在此处修了小亭?实在难得!”问话的人,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头望天灰蒙蒙一片,竟看不到尽头。
另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后背着个大箱子,用加大的雨具蓑衣盖得严严实实。他边走边气喘呼吁地回身看身后的少年,显得有些忧心。
“泉州吧!离京城不远了,不几日便可抵达京城!只是我们还得加快行程,否则天黑下来,又是雨夜,恐发生危险!”灰衣大汉抖了抖肩上的雨水,不断鼓励。
他们这一行队伍,十一二个人,是结伴同行进京赶考的。而尾随的少年,紧紧地跟随着他们,从不曾被落下,当然他不也靠近队伍。
一开始还有人有所顾忌,可是一看到这清秀的少年,亦是一副书生的打扮,众人也便不再驱赶于他。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官道上。不一会儿的功夫,果然见前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石子路,顺着石子甬道,那雨水缓缓地流淌而下。
石子路的尽头一只小亭歪歪扭扭的矗立在风雨中,小亭的顶部铺着厚厚的稻草,有一只亭角竟然被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