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行汪盈盈两口子的谋算,陈飞燕这边根本就不知道。
哪怕她知道了,她只会忍不住的笑出声。不会放在心上。
她以前是学过不少的历史的。
古代底层的读书人考取功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终生考不起举人的,多的是!
终生考不起进士的,那就更多了。
历史上有名的落榜生,比如说唐朝的秀才黄巢,清末年间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就是考不上举人级别的功名,当不上官,才转战其他巷道,选择当起义领袖。
陈飞燕曾经也想过,自己家里以后的条件如果变好了,真正有钱,不愁吃,不愁穿了,她也要自己的孩子们读书。
然而,等到她找自己现在的丈夫各方打听了之后,她就慢慢的打消了那个念头。
古代的读书人,太耗费钱了。
一本别人抄写的书,比如说,薄薄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得花一百多文钱。
哪怕自己去抄书。这笔墨纸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狼毫笔很贵。
二手的至少就得三百文。
新的狼毫笔则根据笔杆子的材料,至少要卖一两银子。
……另外,送孩子去私塾读书,还得四处托请,到处打点。有人担保了,才会有师傅收。
之后,他们年年都得给孩子交上一笔束脩。十斤肉,八斤糯米,六斤鸡蛋,四斤红糖,两斤面,一斤红豆,半斤枣。
光是这笔费用,差不多要花二两银子钱。
要是儿子读书有出息,等他读了十年八年能上考场了,还得出差不多十两银子的各项费用,譬如说请师傅的联保钱,给官府交的报名费,出行费,伙食费,打点费……
读书样样都是钱,县城里那些开药铺开油铺的,都不一定能够供出一个读书人来。
除非是那种家大业大,有祖屋,有大片良田和山林的地主。